Envíos recientes
Haga clic en uno o más envíos a continuación para etiquetarlos en su envío.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40
拜託,可以不要一個全運會結束,我家選手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那個防護員很爛嗎????我理解你們就學生程度,要這些經過我們這些10年+的老人調教出來的選手,覺得你們有多好本來就是件難事,但明明賽前貼扎的量就有點大,你還能遲到?最基本的規則要遵守吧?技術不夠態度來湊吧
投稿日期: Oct. 26, 2025, 8:59 p.m. CST
Publicado en: 28 de octubre de 2025 a las 15:11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9
師大運動防護這三年的通過率高達 73.3%,約是十一個人左右。這個數值之所以能這麼高,主要是因為 黃老師對實習生的要求非常嚴格。要取得實習學分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所以每年修課的人數平均只有 5 至 6 人。
對於一個仍在發展中的新體系或學程來說,這樣的通過率確實相當亮眼。但在這11個通過的人當中,實際投入運動防護相關工作的只有三位,而這次有參與支援全運會運動防護相關的工作也僅有三人。可見進入職場的比例仍然偏低。
這部分也與實習過程中的壓力有關。黃老師在實習時常以他在美國的標準要求我們,雖然出發點是希望我們更專業,但在基層實務中,一位防護員往往要同時面對非常多的選手。高壓的要求使得許多實習生在過程中熱情被磨滅。
此外,若實習期間與實習單位產生摩擦,老師往往會為了維持與實習點的關係,而忽略學生本身的感受與處境。
我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想真誠地提醒老師:
您不僅是一位專業的防護員,更是一位教育者。希望您能同時照顧學生們的心理與感受,讓師大的運動防護學程能持續發光,而不只是曇花一現。
投稿日期: Oct. 21, 2025, 10:24 a.m. CST
Publicado en: 21 de octubre de 2025 a las 06:09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8
看到#437的發文,有些人覺得是創作文,或是覺得新手沒經驗、不能批....
那小的就分享一個校園巡迴的真實鬼故事
這位強者,大學一畢業,就考上證照、而且直接進入北部市區某校擔任巡迴防護員
剛開始的前幾年,由於大家沒特別的要求他
再加上,她會挑隊伍服務,所以實力如何?沒人看的出來
(體育班5個隊伍,她只服務特定2支....)
直到~其他隊伍教練開始拜託她處理一些狀況
開始發現許多奇葩的事蹟,如:
1. 學生腓骨末端骨折,無法行走,其他學生去向她求助,她先回說:現在16:30還是學校上班時間,請先找校護處理、跟她無關
後來,學生真的痛到受不了,教練又再一次請學生去找防護員來,結果她說:那叫他自己上來找我
後來,她評估後,輕描淡寫地說:就筋膜太緊而已,去放鬆一下就好
結果~選手傍晚去急診照X光,確定骨折~~~
2. 學生練習時,手指吃蘿蔔、腫起來了
去找防護員處理,防護員看了看~ 跟學生說: 你這個要每天折它、折個幾天就會好
https://youtube.com/shorts/BLPeSDeI9n8?si=5biOkoKzY2sey4tm
結果學生還真的每天折~ 結果~~手指越折越粗~~
還是等到學生去看醫生,醫生跟他說:不能折它唷!
學生才沒折~
3. 來了學校服務好幾年,只有最後一年全中運有跟著各隊隨隊
還是學校要求,她才去~ 要不然,前面幾年根本沒隨隊過
4. 貼紮狀況就別提了~ 選手常常抱怨、而且貼的狀況是連外行的都看的出來貼不好xD
5. 還有眾多鬼故事,就先暫時不分享了,以免被說欺負菜鳥~~~但相信單是折手指這種處置,應該沒人能接受吧?
投稿日期: Oct. 8, 2025, 11:12 a.m. CST
Publicado en: 8 de octubre de 2025 a las 23:08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7
現在防護員證照考試還有鑑別度嗎?
分享親身體驗
一位剛拿到熱騰騰證照的「防護員」毛遂自薦到國家隊
當然這個程序一點都沒問題
可是一位進到國家隊服務的有證防護員,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裝冰塊,不知道怎麼監控水分補充,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貼紮,甚至不知道防護員的職責,總之就是一位大一防護生的程度(所以不曉得自己的職責也很政治正確)。貼紮的腳跟永遠沒有膚膜,白貼撕不開,作品皺到不忍直視。
但是台灣的運動員總是特別有風度,尤其是男性遇到了小女生防護員時,更是風度翩翩。等到人轉身走遠,又再回來,拆了自己包,然後說著,包的比我還爛,我問:那你為什麼不直接說?選手:唉,算了。
運動員訓練結束後的休息時間才是傷害處理的高峰,也才是AT工作身體最操的時候,調整休息日更是選手們找防護員處理最完整的時間(集訓期)。
結果這位公主問,誰規定的,因為她想放假。
(希望以後多幾位公主和王子進到防護圈,建立起訓練時間AT也有工作,所以教練選手們結束訓練後,AT也下班的工作模式,其實很好)
本來防護員就不像運動員需經過篩選才能進國家隊
有背景、有證照、有門路、有⋯⋯只要你有,沒有也沒關係,反正很缺、找不到人
想去都可以
履歷刷一波起來~
請問,市面上逐漸充斥著這樣的合格授證防護員,包出的冰塊連市場麵攤老闆都不會願意請的工讀生程度(袋口有洞,或加上一對可愛的兔子耳朵),真的是這張證照設立的目標嗎?
也許是本人誤解這張證照的目的,它不是用來鑑別與篩選的,只是一張識別證。可以拿著進國家隊,巡迴防護⋯
也沒有不行,就是太大張了不方便別胸口,只能做成生日帽帶頭上👍
投稿日期: Oct. 6, 2025, 11:30 a.m. CST
Publicado en: 6 de octubre de 2025 a las 04:05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6
個人淺見認為有證無證,無非都是喜愛且熱衷運動防護領域。
但不就是喜歡或熱衷驅使自己投入運動防護相關科系嗎?
理應在學時盡心盡力學習、吸收,相信「檢定」並非難事。
「沒證照不代表能力不好」是個結果,源頭沒有限制是因。
倒果為因就「環境」來說並不樂見。
各大院校背景不同,培育出的「學生」特色也不同。
想把「喜好」轉化成「專業」,本該有所付出、犧牲。
「證照」如果是個門檻相對犧牲掉對防護有熱忱的「學生」並不殘忍。
「證照」能系統性的提升「環境」。
也有取得證照的人能力不及沒有證照的人?
確實,但在同屆的「學生」裡不應發生,多是經驗造就了優劣。
近期徵才資訊本人有幾點看法:
1.企業是想要做「工」的人,還是能貢獻專業的人?
2.以運動防護員為題卻無「證照」門檻屬實不妥但並無不可。
3.希望後進先賢勿因低「門檻」而失去成為「運動傷害防護員」的初衷。
企業有成本考量自然薪資不諳五明,有「需求」才有「供給」,需求來自「球員」,能滿足「球員」的需求,勢必需要不斷提升的「專業」,當球隊需要打工的人,「活下來」的方法百百種,真正「被需要」的方法只有一種,以「沒有你不行」勉勵我自己也祝福線上的大家。
需要環境尊重「運動傷害防護」專業,前提是尊重自己的專業,勿在「生活」需求的洪流中忘記充滿熱誠的自己。
祝福大家
平安健康 事業順利
#靠北防護員435
投稿日期: Oct. 2, 2025, 1:05 a.m. CST
Publicado en: 2 de octubre de 2025 a las 02:05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5
個人淺見
沒有持有證照就以防護員名義到各級工作並沒有不好
現行法規上本來就沒有相關條例
但今天如果是一位無證人士高調宣傳並自詡相關人員的話是走可憐的
如果前面貼文想要的是環境進步
那第一步不是合乎規範取得證照嗎 連入場卷都沒有就要來講環境
而且當一個工作讓人評價的首先條件是熱忱或誠摯的心
那這份工作就沒什麼專業必要了吧
再來環境薪資福利低迷這些問題早就老生長談
低薪>有證抵制>無證繼續接>持續低薪 這種循環多久了
沒必要用剛畢業或剛開始有興趣當藉口護航那些早就畢業卻沒證的人
如果這點言論就被扼殺掉熱情 出社會誰會管你有甚麼熱情
要求大環境進步是大家一起團結面對
不管是合法化或是待遇制度合理化
不是拿來護航並合理化這些無證人員
我知道現在還是有不少無證防護學長姊和學弟妹們在運動環境中仍然貢獻著
也是有很多有能力評價不錯的人在持續付出
證照本身本來就不代表能力沒錯
但連基本門檻都沒有的人高調行事 被罵了還要討拍
那請問破壞行情的人究竟是誰
投稿日期: Oct. 1, 2025, 3:44 p.m. CST
Publicado en: 1 de octubre de 2025 a las 11:44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4
在那邊留言好奇不用防護證照這兩個的,請問一下全台灣是有幾個人有這張證照,這張證照考到的相對薪資也不多,這種隨隊都是錢少事多的體力活、經驗學,交給不管哪一間學校的學弟妹們,相信學校派出來的一定是很有熱忱、經驗的人,在這邊留言這種讓大家看到之後用放大鏡檢視,扼殺這群剛對防護有興趣的,請問你有何居心?是沒有考過證在抱怨,還是覺得這張證帶給你的不多,所以你想要讓別人跟你一起難看?拜託,團結一心很難嗎?
投稿日期: Oct. 1, 2025, 11:50 a.m. CST
Publicado en: 1 de octubre de 2025 a las 06:10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3
不是,為什麼講到待遇什麼的除了標註李洋部長以外,我們的防護大佬黃次長呢?怎麼沒人說要標注他?如果連他都對AT不聞不問,標注誰有用嗎?
投稿日期: Oct. 1, 2025, 12:22 p.m. CST
Publicado en: 1 de octubre de 2025 a las 06:10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2
單純好奇現在靠北板上的匿名不需要負發言責任嗎?
我以為要中肯的評價的防護員
有一顆誠摯的良心是必須的
雖然我知道有沒有良心不能跟匿名者的行為打上等號
但以站在優化防護員職涯發展的角度來看
有正直且願意付出的心還是必須的吧
低薪職涯環境不好造就人才短缺
但選手被服務的需求沒有不見
很多時候只是階段性的目標需要被滿足
只提意ㄧ昧需求不致力於改善環境的人
大多也不在第一線付出
實在令人唾棄
投稿日期: Sept. 24, 2025, 11:27 p.m. CST
投稿日期: Oct. 1, 2025, 1:59 p.m. CST
Publicado en: 1 de octubre de 2025 a las 06:10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1
支援賽事的大會防護
開賽前多少時間就定位每個比賽或項目沒有明確規定
但有高度貼紮需求的項目,開賽前10分鐘才到
這樣對於選手的熱身和進入比賽的狀態真的足夠嗎?
身為防護員,項目的熟悉度和專業性的呈現不知道各位認為怎麼做是真正能夠幫助到選手的呢?
投稿日期: Sept. 21, 2025, 10:47 a.m. CST
Publicado en: 1 de octubre de 2025 a las 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