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 your submission below.

Please ensure your submission complies with the Facebook Community Standards.

Characters: 0/10000

You can add up to 5 images. Help...

Your submission to 靠北防護員 is anonymous, both to the page moderator(s) and CrushNinja.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how we protect your privacy,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Want to report a published submission?

Manage your own Anonymous Facebook pages with CrushNinja!

Recent Submissions
Click one or more of the submissions below to tag them in your submission.
Profile picture for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7 現在防護員證照考試還有鑑別度嗎? 分享親身體驗 一位剛拿到熱騰騰證照的「防護員」毛遂自薦到國家隊 當然這個程序一點都沒問題 可是一位進到國家隊服務的有證防護員,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裝冰塊,不知道怎麼監控水分補充,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貼紮,甚至不知道防護員的職責,總之就是一位大一防護生的程度(所以不曉得自己的職責也很政治正確)。貼紮的腳跟永遠沒有膚膜,白貼撕不開,作品皺到不忍直視。 但是台灣的運動員總是特別有風度,尤其是男性遇到了小女生防護員時,更是風度翩翩。等到人轉身走遠,又再回來,拆了自己包,然後說著,包的比我還爛,我問:那你為什麼不直接說?選手:唉,算了。 運動員訓練結束後的休息時間才是傷害處理的高峰,也才是AT工作身體最操的時候,調整休息日更是選手們找防護員處理最完整的時間(集訓期)。 結果這位公主問,誰規定的,因為她想放假。 (希望以後多幾位公主和王子進到防護圈,建立起訓練時間AT也有工作,所以教練選手們結束訓練後,AT也下班的工作模式,其實很好) 本來防護員就不像運動員需經過篩選才能進國家隊 有背景、有證照、有門路、有⋯⋯只要你有,沒有也沒關係,反正很缺、找不到人 想去都可以 履歷刷一波起來~ 請問,市面上逐漸充斥著這樣的合格授證防護員,包出的冰塊連市場麵攤老闆都不會願意請的工讀生程度(袋口有洞,或加上一對可愛的兔子耳朵),真的是這張證照設立的目標嗎? 也許是本人誤解這張證照的目的,它不是用來鑑別與篩選的,只是一張識別證。可以拿著進國家隊,巡迴防護⋯ 也沒有不行,就是太大張了不方便別胸口,只能做成生日帽帶頭上👍 投稿日期: Oct. 6, 2025, 11:30 a.m. CST
Published at: October 6, 2025 4:05:48 AM
Profile picture for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6 個人淺見認為有證無證,無非都是喜愛且熱衷運動防護領域。 但不就是喜歡或熱衷驅使自己投入運動防護相關科系嗎? 理應在學時盡心盡力學習、吸收,相信「檢定」並非難事。 「沒證照不代表能力不好」是個結果,源頭沒有限制是因。 倒果為因就「環境」來說並不樂見。 各大院校背景不同,培育出的「學生」特色也不同。 想把「喜好」轉化成「專業」,本該有所付出、犧牲。 「證照」如果是個門檻相對犧牲掉對防護有熱忱的「學生」並不殘忍。 「證照」能系統性的提升「環境」。 也有取得證照的人能力不及沒有證照的人? 確實,但在同屆的「學生」裡不應發生,多是經驗造就了優劣。 近期徵才資訊本人有幾點看法: 1.企業是想要做「工」的人,還是能貢獻專業的人? 2.以運動防護員為題卻無「證照」門檻屬實不妥但並無不可。 3.希望後進先賢勿因低「門檻」而失去成為「運動傷害防護員」的初衷。 企業有成本考量自然薪資不諳五明,有「需求」才有「供給」,需求來自「球員」,能滿足「球員」的需求,勢必需要不斷提升的「專業」,當球隊需要打工的人,「活下來」的方法百百種,真正「被需要」的方法只有一種,以「沒有你不行」勉勵我自己也祝福線上的大家。 需要環境尊重「運動傷害防護」專業,前提是尊重自己的專業,勿在「生活」需求的洪流中忘記充滿熱誠的自己。 祝福大家 平安健康 事業順利 #靠北防護員435 投稿日期: Oct. 2, 2025, 1:05 a.m. CST
Published at: October 2, 2025 2:05:51 AM
Profile picture for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5 個人淺見 沒有持有證照就以防護員名義到各級工作並沒有不好 現行法規上本來就沒有相關條例 但今天如果是一位無證人士高調宣傳並自詡相關人員的話是走可憐的 如果前面貼文想要的是環境進步 那第一步不是合乎規範取得證照嗎 連入場卷都沒有就要來講環境 而且當一個工作讓人評價的首先條件是熱忱或誠摯的心 那這份工作就沒什麼專業必要了吧 再來環境薪資福利低迷這些問題早就老生長談 低薪>有證抵制>無證繼續接>持續低薪 這種循環多久了 沒必要用剛畢業或剛開始有興趣當藉口護航那些早就畢業卻沒證的人 如果這點言論就被扼殺掉熱情 出社會誰會管你有甚麼熱情 要求大環境進步是大家一起團結面對 不管是合法化或是待遇制度合理化 不是拿來護航並合理化這些無證人員 我知道現在還是有不少無證防護學長姊和學弟妹們在運動環境中仍然貢獻著 也是有很多有能力評價不錯的人在持續付出 證照本身本來就不代表能力沒錯 但連基本門檻都沒有的人高調行事 被罵了還要討拍 那請問破壞行情的人究竟是誰 投稿日期: Oct. 1, 2025, 3:44 p.m. CST
Published at: October 1, 2025 11:44:04 AM
Profile picture for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4 在那邊留言好奇不用防護證照這兩個的,請問一下全台灣是有幾個人有這張證照,這張證照考到的相對薪資也不多,這種隨隊都是錢少事多的體力活、經驗學,交給不管哪一間學校的學弟妹們,相信學校派出來的一定是很有熱忱、經驗的人,在這邊留言這種讓大家看到之後用放大鏡檢視,扼殺這群剛對防護有興趣的,請問你有何居心?是沒有考過證在抱怨,還是覺得這張證帶給你的不多,所以你想要讓別人跟你一起難看?拜託,團結一心很難嗎? 投稿日期: Oct. 1, 2025, 11:50 a.m. CST
Published at: October 1, 2025 6:10:39 AM
Profile picture for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3 不是,為什麼講到待遇什麼的除了標註李洋部長以外,我們的防護大佬黃次長呢?怎麼沒人說要標注他?如果連他都對AT不聞不問,標注誰有用嗎? 投稿日期: Oct. 1, 2025, 12:22 p.m. CST
Published at: October 1, 2025 6:10:22 AM
Profile picture for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2 單純好奇現在靠北板上的匿名不需要負發言責任嗎? 我以為要中肯的評價的防護員 有一顆誠摯的良心是必須的 雖然我知道有沒有良心不能跟匿名者的行為打上等號 但以站在優化防護員職涯發展的角度來看 有正直且願意付出的心還是必須的吧 低薪職涯環境不好造就人才短缺 但選手被服務的需求沒有不見 很多時候只是階段性的目標需要被滿足 只提意ㄧ昧需求不致力於改善環境的人 大多也不在第一線付出 實在令人唾棄 投稿日期: Sept. 24, 2025, 11:27 p.m. CST 投稿日期: Oct. 1, 2025, 1:59 p.m. CST
Published at: October 1, 2025 6:10:10 AM
Profile picture for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1 支援賽事的大會防護 開賽前多少時間就定位每個比賽或項目沒有明確規定 但有高度貼紮需求的項目,開賽前10分鐘才到 這樣對於選手的熱身和進入比賽的狀態真的足夠嗎? 身為防護員,項目的熟悉度和專業性的呈現不知道各位認為怎麼做是真正能夠幫助到選手的呢? 投稿日期: Sept. 21, 2025, 10:47 a.m. CST
Published at: October 1, 2025 12:38:56 AM
Profile picture for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30 #靠北防護員427 隨著體育署升格為運動部,運動員的待遇逐漸受到重視,但相較之下,運動後勤團隊中的防護員薪資卻長期停滯不前。許多高中與職業隊的防護員月薪不到四萬,這樣的數字,對照他們實際的工作付出,實在令人汗顏。 防護員的工作性質,往往需要長時間待命與超時投入,更必須具備跨領域的專業能力,包括解剖學、運動醫學、急救與訓練科學等知識,還要能在第一時間判斷選手傷勢並做出處置。這樣的專業養成不僅需要多年學習與實習,更需要不斷進修與更新觀念,才能跟上國際水準。 然而,現實卻是防護員薪資長期低迷。許多新鮮人剛投入工作,發現薪資甚至不如一般行政職或勞力型工作。這不僅造成專業人才外流,也使得防護產業無法吸引優秀年輕人長期投入。長官與老師們領著高薪,卻不斷推廣學生進入這個行業,等同是在製造「高專業、低薪資」的惡性循環。 當防護員難以獲得合理待遇,往往會被迫兼差或轉職,導致球隊與選手在最需要的時候缺乏穩定的專業支援。長期下來,運動環境的基礎建設失衡,選手的表現與健康也無法真正被保障。事實上,許多國家已經將防護員與醫療後勤納入完整的專業體系,給予與專業能力相符的待遇,唯有如此,後勤團隊才能穩定成長,進一步提升運動產業的競爭力。 台灣若要真正邁向運動強國,就不能只重視場上的成績與選手的待遇,卻忽視場下最重要的專業支撐。改善防護員的薪資與職涯發展,應該是運動政策的核心之一。唯有讓防護專業獲得應有的尊重與保障,選手的健康才能被守護,運動環境也才能走出惡性循環,迎向良性發展。 投稿日期: Sept. 22, 2025, 11:17 p.m. CST
Published at: October 1, 2025 12:38:46 AM
Profile picture for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29 臺北市全運會隨隊的防護員不需要有證照嗎? 我以為要服務到更高層級的運動員 有防護員證照是必須的 雖然我知道有沒有證照不能跟防護員的能力打上等號 但以站在為全國菁英選手的角度來看 有證照還是必須的 吧?! 投稿日期: Sept. 30, 2025, 8:14 a.m. CST
Published at: October 1, 2025 12:38:43 AM
Profile picture for 靠北防護員
#靠北防護員428 心寒 隨隊從早上6:30到體育館 晚上18:00離開 19-21治療 回來報時數卻只給申報8小時 理由是怕年底之前計劃經費不夠 有什麼好方法嗎 投稿日期: Sept. 30, 2025, 9:45 p.m. CST
Published at: October 1, 2025 12:38:37 AM
See more on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