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 Submissions
Click one or more of the submissions below to tag them in your submission.
靠北建築
#靠北建築19959 匿名靠北請至: https://submit.crush.ninja/kobearchitecture
建築師考試快到了 就來分享一下對考試的經驗及看法
希望給靠北建築來點正能量 給尚在奮鬥的考生參考
建築師考試學科基本上有補習或有認真念是早晚會拿下的 而術科則變數比較大
「建築師術科考試就是一場賽局」當初看到這句話覺得形容得很貼切
而這個賽局每個人起點的車子(天分)不一樣 有些人是法拉利、藍寶堅尼
只要練個3、5張大圖就能拿下考試 而有些人可能是320i C300 需要加油和練習10~30張
而其他車子就需要練習更多的量 讓自身的車速能盡快在考試中進入狀況
4小時及8小時的考試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時間在考場慢慢磨平面
幾乎都是平時的練習組構、結合 依照平日練習的習慣因應不同基地、用途而做出的回應
而我自己本身也是考了6次 認真準備術科約2-3年 合計總共畫了約50張大圖 但是每張的訂正其實最重要
當然不得不說這個考試有著運氣的成分 賽局的路上當然也不可能都是平坦的
有些人有好的車子 練習的量很夠 但是在最後考場看錯題目 拉肚子 的大有人在
每個人準備考試的時間也不一樣 以前總是很羨慕家境好的全職考生
我自己本身也有當全職考生一年(失敗) 後來都是邊工作邊準備考試 一樣能考上的
而補習班老師就像陪你練車的教練 自己本身也上過兩間補習班
隨著補習費普遍越來越貴 每個月把自己上班的辛苦錢拿繳補習費 才是真正鞭策我盡快考上的
當然考上也不是馬上飛黃騰達 很多人是沒有勇氣衝下去 因為職業意味著新挑戰的開始
總結來說如果要準備考試就認真準備 不要把失敗全都怪到運氣的頭上 因為不太可能每年都雖小
多的是失敗的藉口 需要的是持續進步及改進的方法 補習班記的多比幾間 選擇適合自己的
當然如果到最後都沒考上想要放棄了 也沒什麼 又不是說只有考上建築師才成功
希望還在準備考試的考生考試順利 建築業需要新的活力來衝擊那些舊思維的建築人
Published at: October 8, 2025 1:30:50 AM
靠北建築
#靠北建築19958 匿名靠北請至: https://submit.crush.ninja/kobearchitecture
現在開公司當老闆很容易欸
不會畫設計,工程也顧不好留爛攤子給別人收尾
再用手段踩著別人的屍體成就自己就好
Published at: October 8, 2025 1:30:41 AM
靠北建築
#靠北建築19957 匿名靠北請至: https://submit.crush.ninja/kobearchitecture
#靠北建築19551
接龍。
美,也不是大大的Logo可以詮釋😂
Published at: October 8, 2025 1:30:36 AM
靠北建築
#靠北建築19956 匿名靠北請至: https://submit.crush.ninja/kobearchitecture
靠北建築19952 你應該跑遍全台灣也找不到你想要的月薪68K,並不是你期待的薪資太高,而是設計端的陋習多到已經被習以為常了
1.取代性變高,薪水只會變低不會變高。事務所在幫忙檢討法規的那些人的被取代性其實比你現在的工作更高,有些甚至不是建築本科系畢業的都能作那樣的事情,又因為是辦公室內業所以又以女生居多
2.老闆的恐怖平衡思維。如果事務所給中階主管的月薪不到60K,又怎麼可能給你68K?他如果只養你一個員工,你就有跟他談68K的議價空間,但他如果養十個員工那你跟他絕對沒有議價的空間,就算老闆給得起你68K,其他員工也不可能接受你的起薪比他高,一人講你一句壞話你就黑掉了,絕對不會被高薪錄取,這就是台灣劣幣逐良幣的現象
3.真的要刁你藉口隨便找都有一堆,你Google一下彭六萬事件就知道了。他也能隨便舉例說,那個誰學歷比你高,證照比你多,也才領多少而已,所以你普通科大畢業就先領38K試用看看吧,等過試用期再調到40K以上。你若真的通過了試用期,相信我你絕對會領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40K,因為他也沒騙你,40K以上就是包含地板40K。事務所的爛老闆有一拖拉庫,這種話術都是在騙你入坑而已。為什麼爛老闆會在錢上面斤斤計較,因為把有68K產能的員工發給薪水40K,中間就差28K。他若養10個員工,一個月就多賺了28萬,這樣懂了嗎?當然還有一些細部的成本,我只是懶得精算,就別捉語病了
Published at: October 8, 2025 1:30:30 AM
靠北建築
#靠北建築19955 匿名靠北請至: https://submit.crush.ninja/kobearchitecture
小弟天龍國科大碩畢(有土雞)
工作經驗七年(有順打RC、有逆打SRC)
開挖到交屋都有做過了
離職前是營造廠的主任技師
說是主任技師其實就是兼一案的主管副手+所有工地拍照查驗鋼筋
最近回中部找工作發現
因為房市差
台中許多建設公司都縮編
尤其又以人照合一的工作更不好找
不然就是薪資不高...(不知道是不是中部的薪水跟北部落差太大)
(離職前薪資是76000保16個月+牌照52W)
但又不想去做公共工程
不知道最近在中部找建設業相關工作的前輩們有沒有這個狀況
或是真的該轉跑道去做公家案?
最近跟朋友聊天發現到做公家案的營造廠真的比較重視專任工程人員
甚至很多營造廠都還有給專工配車...
Published at: October 8, 2025 1:29:20 AM
靠北建築
#靠北建築19954 匿名靠北請至: https://submit.crush.ninja/kobearchitecture
19950
不用護航,沒料的就是沒料
在他底下當過助理的都知道
東西全丟給助理準備
研討會只講自己想像的東西(甚至沒過稿
結果跟助理準備的內容有出入
被長官質疑後
一律回去先飆助理
冠冕堂皇的話很會講
東西還不是都是助理在做
Published at: October 8, 2025 1:24:02 AM
靠北建築
#靠北建築19953 匿名靠北請至: https://submit.crush.ninja/kobearchitecture
以前從小學到高中考大學
哪個學科不是一堆參考書
一堆練習題
這些練習題又有超級多種變化
還有不同難度的等級
無非都是幫你對某個topic加強觀念
後來上大學唸建築系
畢業去事務所
換了幾家
累積下來的經驗
竟然發現同一個問題像是容積檢討
那一塊突出來的要算是出入口雨遮還是門廊還是陽台還是屋簷還是雨遮還是造型
竟然眾說紛紜
這表示台灣建築法規從開國到現在還是一團亂
更可笑的是這些學校教授
建築師前輩
沒一個敢出參考書的
然後大家都裝作自己很懂很厲害
在業主面前吹的亂七八糟
我高中同學的群組裡面有醫生會計師律師工程師,大家常常都在問專業內行的問題
他們也都能答出內行人才知道的秘密答案
而當他們問我這建築師建築法規的問題
我卻只能說
各地方不一樣
要看承辦怎麼解釋
結果他們覺得我超廢 都建築師了還不懂
我心裡覺得
其實不是我超廢
是整個台灣建築界
從學校老師就廢到政府單位
導致我是建築師還是沒辦法弄懂台灣建築的法規在搞甚麼鳥蛋
那位營造廠畢業的朋友
看到你說想要到事務所學法規檢討
我看你教個建築師朋友
借他的執照圖來看一看大概可以了解一二
如果想了解全貌 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我敢說
全台灣沒有人辦得到
連國土署建管組組長也不會
但因為國土署的官員就是一堆不懂的也硬著頭皮厚顏無恥的幹著
前面解釋爛掉,後面不敢推翻
只好再硬解釋
硬解釋又越描越黑
整部法規爛到無可救藥
但房子還是繼續蓋
真是台灣怪談
Published at: October 8, 2025 1:23:50 AM
靠北建築
#靠北建築19952 匿名靠北請至: https://submit.crush.ninja/kobearchitecture
小弟是普通科大建築系畢業,目前在北部的營造廠待四年,三證都有,薪資是五萬以上六萬以下,年薪16個月,公司負擔全額房租水電,但月休五天且是責任制,所以即使休假也要24小時on call,到後來手機有震動不管是訊息還是電話還是女友的訊息,只有手機震動,就會很焦慮
有一陣子甚至工地一直半夜遭小偷,凌晨三四點飆車飆回工地處理,諸如此類,因為覺得太累了,想回歸設計端
個人覺得我在現場學得滿扎實的,所有介面都有處理到,但沒有事務所的經驗,我想學習做設計,檢討法規,若回歸設計端,不曉得在台北有沒有待遇好一點的公司,所謂待遇好一點是在房租水電、車貸的開銷之外還能正常在台北生活的待遇,個人覺得年薪至少要96K….
礙於事務所普遍薪資真的很難看,我想從事跟設計相關,或至少能檢討法規的內容,但又沒有這方面的實務經驗,以至於面試不敢開太高的薪資(到目前面試三間了,我的期望薪資都只說月薪68000收到的答覆都是謝謝再聯絡
我想問,坐在辦公室裡正常時間上下班(必要時可接受加班),照紅字休假,有個可以生存的薪資,難道就這麼困難嗎
Published at: October 7, 2025 12:35:59 PM
靠北建築
#靠北建築19951 匿名靠北請至: https://submit.crush.ninja/kobearchitecture
美,並不是非黑即白
Published at: October 7, 2025 12:34:51 PM
靠北建築
#靠北建築19950 匿名靠北請至: https://submit.crush.ninja/kobearchitecture
19945
實在不想打擾你的靠北,
也不知道你吃了什麼虧。
但你這發言也莫名講到很多人。
學界業界真的都這麼傻,
讓曾可以到處「大放厥詞」?
他的「厥詞」對許多單位來說應該都還是蠻專業且有幫助的。
你確定被反對被給低評是因為你從不巴結?
沒看到反對的理由和低評的內容,比較像大放厥詞。
Published at: October 7, 2025 12:34:43 PM